读《习近平讲故事之《“地府”来了》》有感

  近日,区党工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下面结合近期的读书学习情况,简单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翻开《习近平讲故事》一书,瞬间被《“地府”来了》的标题吸引了,也许是源于读书期间所学的专业被同学们习惯性简称为“地府”(全称为地方政府学专业)的缘故,所以看到这个标题会格外有感触。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一名政研干部,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上级决策提供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咨询建议是必备的素养,也是本职工作的重中之重。鉴往而知来,温故而知新,如今重温我们党的历史,我从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不断汲取着养料,使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更加合格的政研人。

  一是要践行求真务实的本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求真务实”是刻在中国共产党人基因里的思想钢印。毛泽东同志是党内最早也是最重视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代表。他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因此他认为,调查研究必须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掌握材料,亲自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在他主持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专门对高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作出过规定:中央和省、直属市、自治区两级党委的委员,除了生病的和年老的以外,一年一定要有四个月的时间轮流离开办公室,到下面去做调查研究,开会,到处跑。毛泽东同志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传奇的一生中留下的诸多理论无不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归纳总结而来,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理念,在党史的赓续传承中不断被发扬壮大。

  二是要秉持调研为民的初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可以说百年党史就是党带领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共创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在这个过程中,党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把调查研究的重点放在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全面真实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凝聚群众智慧,使各项政策措施契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同志带着对“‘翻两番靠不靠得住?‘小康水平